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汪子芳
(资料图)
不会写字,拿着老人机,年逾花甲的卓灯球凭着一股钻研劲,一举打破了浙江省的农业“吉尼斯纪录”。
这个稻痴老头说,自己只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不可以辜负土地,劲头都要使在田里。
“我只是一个种地的农民”
种粮大户刷新省农业吉尼斯纪录
清晨6点,天气有些阴沉,在温州乐清市虹桥镇埭下村的农家,66岁的卓灯球从家里开出一辆农用三轮车,载着两个年龄相仿的老邻居直奔四五公里外的水稻承包田。
十分钟车程的蒲岐镇南门村山后垟,就是卓灯球承包的亩水稻田。
下车时,卓灯球走路有些微的趔趄,一天前,他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崴到了脚,可到了第二天,他依然如约出现在农田边,穿戴好下水裤和过膝的雨鞋,扛着锄头下水田开渠。
眼前这位清瘦的老人,很难将他和打破浙江省农业吉尼斯纪录的种粮大户联系起来,除了满手厚实的老茧和脸上沟壑纵横的黑红皮肤,显示出主人多年的辛劳。
(图:卓灯球的手)
晚稻成熟季,浙江省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来到试验田里测产验收。近日,省农业厅网站发布了年度浙江农业之最纪录专家认定项目,卓灯球双破“浙江省农业吉尼斯纪录”,他的连作晚稻攻关田最高亩产达.62公斤/亩,打破原先.75公斤/亩的纪录;连作晚稻最高百亩方亩产.91公斤/亩,破原.48公斤/亩的纪录。
“种粮靠的是经验和技术,人也要一直用心。”站在越冬休耕的试验田边,说起自己新破的种粮纪录,卓灯球眼神里透着骄傲和兴奋。
春耕开始,3月份是早稻育苗的关键季节,秧苗的成活率、早稻的收成就看这段时间的心血,最近这段日子,卓灯球每天都出现在承包田里。
农业技术员的号码都记在脑子里
一有问题就打电话或者上门咨询
“以前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苦尽甘来了。”幼年时父亲去世,卓灯球尝尽了生活的心酸,十几岁就下河打鱼、捉田螺,“为了能够吃一口饱饭,什么农活都干过。”
生计艰辛,卓灯球从来没有上过学,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年轻时,他还跟着老乡出去打工,去湖北一带盖房子,艰难的日子数不胜数。
上世纪80年代,卓灯球回到老家,承包了十几亩地种蔬菜,那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不着家,傍晚在地里侍弄蔬菜,凌晨就开着拖拉机去市区卖菜。
种蔬菜的日子算得上全年无休,到了90年代,卓灯球开始改种水稻,从几十亩到几百亩再到上千亩,慢慢地,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乐清市一百多位种粮大户里,卓灯球是不折不扣的“老大哥”,这个名号的由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龄,更因为常年浸在田间地头的经验,还有傲人的种植成绩。
在田间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卓灯球有时候只要看一眼田,就知道水稻到了什么生长阶段,需要施肥或者除虫,抑或是需要排水。
“种水稻就是要多听多问多做,没有捷径,总是要踏实勤恳。”问起种水稻的秘诀,卓灯球如是回答。
拿起最普通的老人机,里面的号码全部是农业局技术人员、水稻协会会员还有种粮大户们的号码,这都是他联系最勤的人。
“这些号码呀,全部记在脑子里。”说着,他就给钱报记者报上了乐清市种植业站高级农艺师吴朋喜和水稻协会会长包碎云的号码。种水稻的过程中一有什么问题,卓灯球就一个电话打过去询问;农忙季节一结束,他就成了种植业站的常客,常常跑去技术部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
“农业局的技术员慢慢教,我慢慢记在脑子里,一亩田施多少肥,怎么育秧,什么时候打农药,这都有一套技术。”卓灯球说,自己的经验会有偏差,掌握了新的技术,收成自然会好起来。
除了多听多问,卓灯球还乐于学习,参加培训班,也先后去金华、诸暨、龙游、宁波的种粮大户那里考察,“人家有什么新经验,用什么新方法,回来就自己琢磨怎么用。”
率先使用稻田开沟机
机械化作业水平乐清领先
习惯用老人机,不认识字,66岁的卓灯球应该是年轻人眼中守旧的老头子,但是一提起水稻种植,他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潮人,除了学习新技术和管理模式,还热衷于升级机械设备。
8年前,卓灯球就一口气买了10台插秧机、2台割稻机还有谷物烘干机,之后每年添置机械。去年,他还在种植业站技术员的建议下,专门从宁波买了一台开沟机。
他成立的乐清市为民水稻专业合作社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育苗有自动省力的流水线,他的仓库里,插秧机、谷物干燥机、旋耕机等机器一应俱全。机器的使用,卓灯球算过一笔账,插秧的话,一亩田需要一个人插一天,而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插二十亩。
就在去年,卓灯球还尝了一把鲜,率先大规模使用稻田开沟机开沟。
按照中国水稻所朱德峰研究员的建议,率先引进水稻开沟机。其他农户看到效果后,也纷纷仿效“老大哥”卓灯球的做法。同时,去年在示范方内部分田块病虫害开展无人机打药防控,“亩的田,人工打药的话,至少要5个人干2天,而2台无人机2个小时就可以干完活了。”卓灯球说,水稻成熟差不多要打三次药驱虫,无人机作业真的省工时又省力。
“面对新技术和机器,比如使用稻田开沟机开沟,别的种粮大户可能还在观望,卓灯球就已经在实践了。”吴朋喜说。
他说要对土地有感情
种水稻的事情还不想歇
年逾花甲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子女们也常常劝卓灯球退休,可是这个不服老的犟老头,说自己还想多干几年。
对于土地的感情和种稻的痴迷,深深藏在他的骨血里,卓灯球总是不能忘,如今的生活苦尽甘来,就是种水稻带来的回报。
不过考虑到精力,卓灯球这几年还是减少了种植面积,承包田从一千多亩降到了三四百亩。
“产量高并不稀奇,但老卓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用心,每天都在田头,悉心照料土地,也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措施,把种水稻当作自己的使命和情怀。”吴朋喜说,认识卓灯球十多年,最打动人的就是他种水稻时的执著钻研和勤恳。
吴朋喜说,水稻插秧后自己每周下乡去田间,卓灯球肯定会在田头,“一找一个准,连电话都不用打。”
“种水稻就应该把劲都使在田里,不浪费土地和粮食,这是老农民的一份本心。”卓灯球说,他的梦想,就是刷新今年的新纪录,而种田的劲头,也一直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