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制剂篇重组蛋白冻干粉冻干重悬复溶方法

治白癜风的中药 http://m.39.net/news/a_5943334.html

#重组蛋白#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耀海生物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前言

大分子药物中蛋白类药物由于作用靶点明确、特异性强的优势,成为近年来药物研发的热点,当前国内外已有多款蛋白类药物获批上市,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多肽等。当然,蛋白类药物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在溶剂中结构不稳定、易形成聚体或变性失活,无法达到疗效和安全性指标。为解决这一问题,药品生产企业常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冻干制剂,不仅可维持蛋白质的稳定性,还能延长有效期限,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对蛋白类药物的疗效保障和成本降低至关重要。

由于其物理特性,冻干制剂的质量分析也不同于水针剂,需在检测前对冻干粉进行复溶(也称重悬)。作为蛋白冻干粉检测的关键处理步骤,复溶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蛋白产品的质量分析结果,尤其是蛋白的纯度和聚体形式。这篇文章中菌菌将以重组蛋白冻干粉为例,分享复溶方法对蛋白聚体产生的影响。

首先了解下目标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

预测为疏水性蛋白,目标产物为单体形式。

选择蛋白冻干粉的复溶方法:

使用不同体积的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重悬冻干粉,使冻干粉终浓度分别为1mg/ml、5mg/ml和10mg/ml,移液枪吹打使粉末完全重悬。

蛋白纯度的检测方法:

由于冻干工艺可能会导致蛋白聚体的产生,因此冻干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包括蛋白质寡聚体或多聚体。已知目的蛋白为单体形式,为避免还原反应造成的结果偏差,选择非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上样缓冲液不包含还原剂β-巯基乙醇,以保留蛋白的寡聚形式。具体操作方法参考中国药典三部通则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使用考马斯亮蓝法进行染色,该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鉴别、纯度和杂质控制及定量测定。

非还原型SDS-PAGE结果: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加样孔中样品的蛋白含量不低于10g以上(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将实际蛋白上样量定为10μg。

凝胶显色、脱色完毕后,使用凝胶扫描系统进行拍照,观察蛋白条带分布。如图1所示,泳道1为Marker;泳道2样品浓度为1mg/ml,在二聚体和单体大小处观察到明显的蛋白条带,且单体为主要的蛋白形式;泳道3样品浓度为5mg/ml,分别在二聚体和单体大小处有明显的蛋白条带,二聚体处条带较泳道2明显;泳道4样品浓度为10mg/ml,除二聚体和单体大小处的蛋白条带外,在约三聚体大小处也明显观察到蛋白条带。

图1:蛋白纯度和杂质检测(非还原型SDS-PAGE)

星耀小TIP:

考虑到样品中可能存在寡聚体杂质,因此采用非还原型SDS-PAGE,保留了蛋白质的寡聚形式,真实地反映样品质量。与还原型SDS与蛋白质结合方式不同,非还原型SDS-PAGE中蛋白的泳动速率可能不成比例,分子量大小稍有偏移,因此非还原型SDS-PAGE主要用于纯度和杂质的测定。

Image软件定量分析结果:

使用Image软件进行定量和纯度分析,结果显示,泳道2、3、4中单体(即目的蛋白)的占比分别为95.6%、84.3%和75.4%,如下表所示。该结果显示,随着冻干粉复溶样品浓度的增加,单体的占比随之减少,相应地二聚体和(或)三聚体的占比增加。即不同的复溶方法导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单体与寡聚体的占比发生改变。

表1:蛋白纯度检测(非还原型SDS-PAGE)

结果讨论:

从实验结果得知,使用1%SDS溶液复溶蛋白冻干粉,随着复溶样品中蛋白浓度的增加,蛋白寡聚体的占比随之升高,而目的产物单体的占比相应减少。推测原因是,根据序列特性,预测目的蛋白为疏水性蛋白,目的蛋白中的疏水基团在极性溶液中易发生聚集从而形成蛋白聚体。随着复溶样品中蛋白浓度的升高,蛋白分子间距离拉近,疏水作用力增强,进一步促进了聚体的形成。更多关于蛋白质聚集的机制、影响因素、检测和控制方法可戳链接查看:蛋白质聚体的形成机制、检测与控制方法

由此可见,复溶条件对冻干粉的检测结果有着显著影响,冻干样品质量分析方法开发的过程中,应基于蛋白的理化性质,如稳定性、亲水/疏水特性,对复溶溶剂(包括pH、离子强度、有机溶剂、添加剂等影响因素)、样品稀释浓度等条件进行摸索,以建立适用性强、稳健可靠的分析平台。

结语

在生物药工艺开发和商业化生产的所有阶段,随着生物药的种类和制剂不断丰富,用于支持对生物制品进行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分析方法的不适用性很可能会对结果判断造成误导,成为药物开发的瓶颈,延缓后续研究的开展。开发合适的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和表征生物制品,为关键的工艺开发、制剂开发、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WangW,RobertsCJ.Proteinaggregation-Mechanisms,detection,andcontrol.IntJPharm.Oct25;(1-2):.doi:10./j.ijpharm..08..

[2]RobertsCJ.Therapeuticproteinaggregation:mechanisms,design,andcontrol.TrendsBiotechnol.Jul;32(7):-80.doi:10./j.tibtech..05..

[3]ChandelTI,ZamanM,KhanMV,etal.Amechanisticinsightintoprotein-ligandinteraction,folding,misfolding,aggregationandinhibitionofproteinaggregates:Anoverview.IntJBiolMacromol.Jan;:.doi:10./j.ijbiomac..07..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