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粉体泛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其提取物粉碎后的粉末状制品,按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普通粉体、微米粉体和纳米粉体。中药粉体因其复杂的理化性质,导致流动性差、吸湿性强、黏性大、易团聚等。近年来,国内外药剂学工作者借鉴材料、化工、化药等领域的粉体改性技术,用于改善中药粉体理化性质。 粉体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粉体粒子进行处理,有目的地改变粉体物理化学性质。目前,粉体改性技术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是把普通粉体中大多数完整细胞粉碎成细胞级粉体,所得粉体的流动性和吸湿性等性质发生明显的改变,对制剂的成型和体内外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赵国巍等对大黄细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对大黄粉体的流动性有显著性影响,使其黏着力变大,流动性变差,吸湿曲线与细粉相似,大黄中有效成分的量不随粉体粒度的减小而减少,且有利于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2、表面包覆技术 表面包覆又称表面涂覆或表面涂层,表面改性剂与粒子表面无化学反应,包覆物与粒子间依靠物理方法或范德华力而连接。主要用于表面包覆改性的改性剂有表面活性剂、超分散剂、无机物等,采用的方法是喷雾干燥、流化床、机械混合、粉末沉积、机械磨压等。
冯怡等取尤特奇L适量,用95%乙醇溶解,加入粉碎过60目筛的乌药鞣质,再加入增塑剂蓖麻油进行充分混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乌药鞣质微囊,结果显示,通过喷雾干燥技术改性后的乌药鞣质降低了药物本身的吸湿性。 3、湿法机械力化学改性 湿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是指粉体与改性剂在固液两相环境下,受到机械力的挤压、剪切、冲击等作用,活化粉体表面,进而与改性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具有分散性好、包覆均匀等特点。 狄留庆等以黄芪浸膏粉为模型药,加入不同改性剂在乙醇介质中混合,一定温度下搅拌45min,超声分散30min,水浴蒸干,60℃真空干燥,粉碎,过筛得到改性粉体,结果显示以7%丙烯酸树脂、5%硬脂酸为改性剂防潮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湿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有效提高了黄芪浸膏粉的防潮性。 4、干法机械力化学改性 干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是在单一固相环境下进行的,与湿法相比,干法具有工艺简单、改性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 秦春凤等采用3%、5%、7%3种微粉硅胶改性剂量对白芷提取物粉体研磨改性,结果显示白芷提取物经改性后,粉体微孔体积增大,吸水性增强,溶出速率加快。 5、粒子设计技术 近年一些研究者根据物理、化学改性技术特点,通过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中药粒子设计技术,该技术是根据中药粉体的理化性质,采用“药辅合一”的指导思想,从微观层面对粉体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提高粉体性能的一项技术。 张定堃等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先将10份青黛放于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7min,再加入10份白矾制备5min,最后加入1份冰片制备3min得到口腔溃疡散,结果显示基于粒子设计制备的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都要优于普通散和超微散。 资料来源:《蒋且英,曾荣贵,赵国巍,等.中药粉体改性技术与改性设备研究进展[J].中草药》,由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