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天气,阴雨还是晴天,卫生间都是潮湿,发霉,有时还有异味,
多半是通风不良引起的。
为解决通风,卫生间装排风扇必不可少。可是排风扇也没用,卫生间还是潮湿,这是怎么回事呢?
换气的正确姿势
卫生间紧闭,无地方空气进入(如下图),排风扇是开着的,可是没有空气进入,排风扇找不到地方抽气,就无法正常运转。
既然紧闭,就把门窗打开,可是,空气大量涌进浴室,气流方向变得混乱,排风扇只抽依靠窗户和门之间的被动通风,地面、墙角空气没抽调。
虽然说开门通风,卫生间的湿空气被稀释,干得会快些,但是卫生间的空间湿气出来,让门外走廊等空间变得潮湿,霉菌也跟着跑到客厅、卧室来了。
想让排风扇有比较好的效果,最好是关上卫生间的门,只保留一个进风口,这样可以利用风压快速地把整个卫生间的空气送到换气扇的地方。
大多数洗完澡后会打开窗户,实际上这种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空气流通局限在窗户到换气扇范围,在下面的潮湿空气比较难带走,时间长了墙角等地方会发霉。
特别是阴雨连绵天气,如南方的梅雨季和回南天,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湿度,开窗的时候湿空气倒灌入卫生间,反而越通风越潮湿。
最好办法,是在洗完澡后关闭门窗,从靠近地板的位置进风,藉由换气扇把潮湿空气带走。
从门扇的底部出风可以确保湿空气不会跑到外面走廊去,而且流动的空气经过洗面台的时候,可以顺便把镜子上的水雾带走,让镜面变得清晰。
明卫or暗卫
上面说开窗对卫生间通风换气没有什么效果,那是不是没有窗户的暗卫要比带窗户的明卫要好
从建筑保温和快速换气的角度说,确实是这样。
都知道,相比冷空气,暖空气含有更多的水分。特别是洗完澡后的卫生间,温度和水汽含量都比外面高,热气挥发后温度变低,水汽就会凝结成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上。
相对墙壁来说,窗户周边的温度较低,因此水汽更容易停留在窗户周边,附着在玻璃和窗框上,形成结露。
如果开窗,或窗户保温效果不是很好,水汽凝就会结在窗框和瓷砖的缝隙,很难被排走,长时间受潮导致霉菌生长,产生霉斑。
对比暗卫的保温性能更好,排风扇可以趁水汽在空气中还没凝结的时候把它们抽走,卫生间会干得更快。
所以明卫和暗卫都有其好处和缺陷:明卫采光好,通风,空气流通好;缺点容易受潮发霉。暗卫容易排风扇排风保持干燥,缺点是光线暗,不易通风
湿度管理
掌握好开关窗时间,是做好卫生间湿度管理的第一步。
更进一步的话,还可以采用隔热保温效果较好的窗户(断桥铝材和真空玻璃),尽量避免热气流失,或采用带有加热功能的排风扇(暖风机),减少水汽残留,让卫生间干燥得彻底。
需要注意的是,换气扇排风时间要长,等卫生间彻底干透再关闭。因为表面看是干了,其实在瓷砖缝隙,马桶、洗面台的结合处等看不见的地方还是有残留水分,这也是浴室接缝处容易发霉的原因。所以排风扇要吹久点。
除此之外,做到干湿分离,从源头上做好卫生间的湿度控制。
比如说在混合型卫生间中,因为水汽的原因,洗完澡后的马桶总是湿哒哒的,时间长了会在桶壁形成滑垢,霉菌也总是滋生在马桶和地面交接的地方。
如果把干区的马桶做成独立的隔间,没有洗澡水汽的影响,可以一直保持干燥状态,上厕所时更加安心,也不用担心马桶发霉和异味的问题。
在混合型的卫生间中,水汽会凝聚且加重卫生的气味。把这两者分开之后,马桶间少了很多「水分」,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减少卫生间的异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浴室独立出来以后,水汽的范围比以前缩小一些,也没有那么多旮旯角,无论是换气还是干燥,都变得比以前简单很多。
此外如果想让卫生间快速干燥,可用除湿机进行除湿。用除湿机对卫生间整体除湿,降低卫生间湿度,从根源上降低卫生间湿度,再用用排风扇结尾,减少墙角、缝隙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