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科普知识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目录

1.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1

1.1中医防治疫病概述............................................1

1.2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1

1.3新冠肺炎疾病特点和规律......................................1

1.4新冠肺炎防治原则............................................2

2.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性干预措施.....................................2

2.1药茶类......................................................2

2.1.1参芪扶正茶.............................................2

2.1.2桑菊清肺茶.............................................3

2.1.3百合润肺茶.............................................4

2.2颗粒剂......................................................4

柴胡苏贝颗粒................................................4

2.3香薰类......................................................5

2.3.1防感香囊...............................................5

2.3.2香薰艾条...............................................6

2.4保健技术类..................................................7

2.4.1艾灸...................................................7

2.4.2足底按摩...............................................8

2.4.3传统功法...............................................9

1.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1.1中医防治疫病概述

中医药在几千年抗疫防病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礼记》等著作中,就有了关于疫病的记载,并已认识到疫病的发生与气候反常有密切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对疫病有了进一步认识,《素问刺法论》:“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形象地记述了疫病的强烈传染性,还强调了“固护正气”、“避其毒气”,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历代医家均有对疫病的研究和著述,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许多抗疫防病的有效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有时气病、疫疠病等的专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收载“辟疫气”、“辟温气”、“辟温疫气”方剂36首,并主张通过内服药物、环境消毒等方法预防疫病。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兴起,涌现出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大家,将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者归于温病,并著述了《温疫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多部温病学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疫病理论与实践。这些理论、方法和方药对指导中医药防治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主要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属于中医学因感受时邪疫毒所致的疫病范畴。《温疫论》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所谓“异气”“疠气”,又称“杂气”,都属于“疫毒”的概念。根据其发病季节、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变化等,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疫毒可外淫肺卫、肌腠,内蕴肺胃而为病,涉及毒、燥、湿、寒诸多因素。

1.3新冠肺炎疾病特点和规律

本病临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首先,患者多有乏力、干咳的症状,查体可见口咽部黏膜干燥,部分患者有发热、腹泻等其他症状;其次,南方多数感染患者舌质淡、舌尖红,舌苔薄白或白腻,部分患者舌苔厚腻,而北方患者可出现舌苔少、干、偏黄;再次,感染患者均脉滑,部分发热患者脉数。根据发病季节和症状、舌脉综合分析,此疫毒同时具有寒、燥、湿、毒的特征。而山西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冷干燥,春季温差大而风沙多,更应注重寒、毒两方面,尤其是素体正气不足者,更容易直中于肺;若正不胜邪,邪毒入里化热,伤津耗液,甚者灼营动血,直传心包,发为危候;疾病后期,伤及正气,表现为气阴两虚证。

1.4新冠肺炎防治原则

中医药在坚持《黄帝内经》确立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基本原则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病抗疫理念和方法,其中,正气的盛衰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顾护脾胃是扶正祛邪的重要环节,应贯穿整个预防和治疗全过程。

根据新冠肺炎致病因素和我省气候特点,首先要重视隔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传染,同时,要保持居家环境洁净,进行环境熏蒸,必要时口服、外用中药进行预防性干预,方药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养阴生津,可以配合针灸、按摩、导引等进行全方位防控。治疗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宣肺透邪、益气养阴为主。

平时要注意饮食和精神调摄。饮食要清淡,营养要丰富、均衡,可辅以健脾益胃、和中养阴的药膳。精神调摄要清静养神,保持心情愉悦、气血和畅;顺应时节,保养正气,不要剧烈情绪变化;保持阴阳平和,正气充盈,充分发挥人体防御外邪作用。

2.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性干预措施

2.1药茶类

2.1.1参芪扶正茶

黄芪9g,党参9g,山楂9g,大枣9g。

健脾益肺,扶正固表。

适用于普通人群中体质偏虚者。

本方黄芪、党参为常用药对,其中,黄芪具有补气健脾、益卫固表作用,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作用,二药相须为用,益气之力更宏。辅以山楂消食和胃,大枣养血安神。四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肺,扶正固表之功。

取黄芪9g,党参9g,山楂9g,大枣9g,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ml,每次煎煮30分钟,合并煎煮液,用纱布过滤,备用。

代茶饮,1日1剂,不拘时,少量频饮。建议服用5-7天,无不适可继续服用。

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1.2桑菊清肺茶

桑叶9g,菊花9g,莱菔子9g,连翘叶6g,芦根6g。

疏散风热,解毒清肺。

适用于普通人群中体质偏热者。

方中桑叶长于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菊花、连翘叶长于清热解毒,莱菔子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诸药协同为用,具有辛凉宣散、清热解毒、消食化痰之效。

取桑叶9g,菊花9g,莱菔子9g,连翘叶6g,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ml,每次煎煮10-20分钟,合并煎煮液,用纱布过滤,备用。

连翘叶已被列入山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连翘叶》(DBS14/-),连翘叶茶也有上市产品,方中连翘叶可用连翘叶茶等量替代。

代茶饮,1日1剂,不拘时,少量频饮。建议服用5-7天,无不适可继续服用。

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1.3百合润肺茶

百合9g,芦根15g,梨皮9g。

清心润肺,止咳安神。

适用于普通人群中体质偏燥者。

方中百合养阴生津、润肺止咳,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梨皮消痰降火、清心润肺。三药合用,共举生津润燥、清肺止咳之功。

取百合9g,芦根15g,梨皮9g,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ml,合并煎煮液,用纱布过滤,备用。

代茶饮,1日1剂,不拘时,少量频饮。建议服用5-7天,无不适可继续服用。

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2颗粒剂

柴胡苏贝颗粒

柴胡9g,黄芩6g,党参6g,姜半夏6g,苏子9g,浙贝母9g,大枣9g,生姜6g,炙甘草6g。

和解表里,扶正御邪。

适用于无基础疾病的普通人群。

小柴胡汤扶正祛邪,和解表里,是一张常用的治疗体虚感冒和预防感冒的方剂。针对普通人群,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调和全身气机,提高人体抵抗力;加入苏子、浙贝母以调畅肺气。

本颗粒剂可由医疗机构按照院内制剂工艺进行制备,也可由药品生产企业按工艺制备。

以上9味,柴胡、生姜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水溶液另器保存,备用;药渣与其余黄芩等7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与上述提油后的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加入适量糖粉与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即得(含糖型);或上述稠膏,混匀,干燥,粉碎,加入适量乳糖,适量阿司帕坦,混匀,干法制粒,喷加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即得(无糖型)。分装成每包10g。

开水冲服,1次1包,1日3次,建议服用10-15天。

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3香薰类

2.3.1防感香囊

苍术、羌活、白芷、柴胡、石菖蒲、冰片,按2:2:2:2:2:1比例配制。

芳香化湿,祛邪辟秽。

适用于普通人群。

苍术、羌活、白芷、柴胡四药可以解表散寒、除湿辟秽,石菖蒲、冰片芳化湿浊、醒脑开窍。肺开窍于鼻,香囊中的药粉散发出的药气,可以抑制空气中的病毒、细菌活力,保护呼吸道粘膜,提高免疫力。

将上述药材洁净干燥处理,在洁净区域将药材粉碎,将粉碎的药末,装入无纺布袋,每袋装药粉6g,封好,外加透气性较好的棉麻布袋制成香囊袋。

将防感香囊放在自己活动范围0.5米之内的空间,不定时闻吸。小儿可以穿绳戴在颈部。十到十五天更换一次内芯。

(1)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存放于干燥处。

2.3.2香薰艾条

艾绒、苍术、皂荚,按7:2:1比例配制。

净化空气,芳香化浊,辟秽祛邪。

主要用于室内空气的净化、消毒。

本方中艾绒、苍术、皂荚均为芳香化浊、祛湿辟秽、开窍醒神之品,制香燃熏可起到抗菌消炎、抑制病毒、净化环境空气等作用。

苍术与皂荚研粗粉,与艾绒混匀,做成香薰艾条。

取香薰艾条,点燃缓慢释放药烟,燃熏期间,人员离开房间,关闭门窗30分钟。

(1)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存放于干燥处。

2.4保健技术类

本次疫情预防性干预重在固本扶正,本着居家隔离易操作的原则,推荐使用艾灸、足底按摩、中医传统功法等养生防病技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足底按摩能刺激内脏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调动人体的内部潜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传统功法有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多种,强调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形神俱养,身心同调,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消除疲劳等多重功效,且不受场地、器材、年龄限制,具有广泛适应性。

2.4.1艾灸

肺俞、足三里。

肺俞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左右旁开两横指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处,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四横指,按压有非常强的麻胀感。

肺俞穴定位示意图足三里穴定位示意图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

适用于普通人群体质偏虚寒者。

(1)艾灸时体位要平整和舒适,注意防止艾火脱落引起烧伤;

(2)孕妇及婴幼儿慎用。

2.4.2足底按摩

双侧足底纵向位于第2-5趾间的部位。

按摩足底纵向位于第2-5趾间,跖垫近侧1/2(肺反射区),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按摩力度适中。

足底按摩反射区示意图

适用于普通人群

吃饭、洗澡之后1小时内或空腹时,均不宜进行按摩操作。

2.4.3传统功法

在家里忌久坐、久卧,要适量活动,促进气血和畅。可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锻炼方法,推荐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

适用于普通人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