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西汉名臣做地方官政绩一流,入朝为相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秦四晃凤尾总是凤,鸡头终归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给自个儿设了许多窠臼,习惯东施效颦朝着一个方向去,独辟蹊径者少之又少。譬如为官,——当然这里有孔夫子的责任,但愿步步高升,官做得越大越好。一辈子做个科长还是副的,自家娘们都会笑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问题是,凌绝顶者能有几人?绝顶之上能容几人?风高云涌,站得住脚的又有几人?西汉武、宣时期的黄霸,本是个称职优秀的地方官,一朝荣登峰顶,玩不转了,沦为无知庸人,甚而连人品都受到怀疑。黄霸有点个性。举个例子:后生黄霸最初在老家阳夏(今属河南太康)县城里当个治安巡防员,这天午后,结伴一位相士一块走着,路上瞧见道边孤零零站着个小女子,相士神经兮兮对他说:这女子日后当大贵,你要不信,我把我家里那些相书全扔到茅厕里去!黄霸将信将疑,上前与女子搭讪,一问才知道,什么大富大贵,她就是乡下一个巫婆生的民女。一般人谁愿跟这装神弄鬼的人家结亲?黄霸却不然,当即向女子表白,不久娶之为妻,两人相守终生。黄霸自小喜欢当官。他家里是比较富有的,小时候他最爱学的是法律条令,对政治感兴趣,爱当官。用《汉书》的原话说,就是“喜为吏”。汉把一些有才能技艺的人先集中起来,随时等候朝廷选用,上任就职。这些人有他们的专门称谓,叫“待诏”。顾名思义,就是等待诏令入仕。黄霸就是其中的一位。可他有些等不及,家里有钱嘛,索性花钱买了个职位,补缺任侍郎谒者,也就是个大机关的接待人员。角色虽不咋地,黄霸还是干得蛮起劲。不料正干着,他的同胞兄弟出事了,犯了法,牵连黄霸被免了职。可黄霸不抛弃不放弃,没过多久,他让爹妈给贫穷的蜀地捐献了好多稻谷,换了个左冯翊属下的小官——卒史,俸禄二百石。黄霸小伙子寡言少语、吃苦勤奋,账记得仔细工整,更为关键的是,在黄霸这位子上,如若有心,本是能捞点小油水的,可他从不拿公家一分一厘。工作认真,廉洁不中饱私囊,就凭这两条,黄霸受到了上级的赏识,提拔做了河东郡的物资采购运输负责人——均输长,认真负责公正无私一如既往。霸的廉洁不是装出来的,是道德修养和人品的本性使然。历朝历代谁不爱清官?朝廷很快便留意到他,没多时日,调任河南郡太守的副职——太守丞。《汉书.循吏传》给黄霸任太守丞的鉴定是这样的:“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善于调查研究,思维清晰敏捷,熟悉法律规章,温和虚心待人,处事宽严适度,团结同志,顺应民意,太守信赖,百姓爱戴。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官,放到如今能“感动中国”。还没完呢,在扬州刺史和颍川太守任上,黄霸干得更漂亮。两度受到天子的诏令嘉奖。扬州刺史黄霸干了三年,汉宣帝很满意,传诏升黄霸任颍川太守,赴任时安排比别的太守高一丈的敞篷豪车。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肯定和表扬,黄霸的劲头更足了。在颍川,黄霸及时广泛深入地传达朝廷的大政方针,他狠抓干部作风的转变,让乡官们到田间地头,养猪养鸡,亲自送给鳏寡贫穷的老人;他规定伍长们要定期登门访寒问暖,严防奸盗;他大力提倡官吏清廉节俭,杜绝奢侈浪费;他想方设法鼓励乡亲安心从事农耕蚕桑,植树造林,发展养殖,增加收入。黄霸地方工作的细致入微,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足迹踏遍辖内每一个村落,虚心向村民了解政情民意和乡吏作风,大事小情,逐一记在心间,作为自己施政决策和考察干部的第一手资料。在颍川境内有段佳话,说黄霸派遣一位下属去外地,要求其秘密访查一事,这位下属受命出发,沿途易服微行,连官办的驿亭都不敢住,饿了躲在路边对付一口。这天在路边拿出干肉正要吃,一只乌鸦飞来,叼走了他手里的肉,下属公干在身,无暇追赶,饿着肚子继续上路。这一幕恰巧被一个赴郡府陈情的乡官看到,汇报完工作顺便给郡守黄霸讲了这件事。外出访查的下属完事归来,黄霸接迎听取汇报,头一句却先道:你这一路辛苦啊,干肉都让那可恶的乌鸦给抢去了。下属闻言大惊,郡守怎么连这事都知道?接下来他自然丝毫不敢马虎,如实汇报查访结果,客观表达自己的看法。乌鸦叼肉的事一传开,官吏和百姓眼里,黄霸简直就是神明,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黄霸做郡守,工作原则里有一条,就是干部不能换得太勤,“务在成就全安长吏”,他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关心和维护现有下属的成长和利益上。黄霸的依据是,干部频繁更换,会助长投机钻营之风,又徒增迎新送旧的破费,新换的人还不一定称职,老的积极性难免受打击,这都无异于自我制造混乱。黄霸勤政爱民、清正无私,颍川郡户口连年增长,属吏和百姓交口称赞,《汉书.循吏传》称其“治为天下第一”,全国样板。这期间有过反复,黄霸一度短暂入朝,水土不服而再度回颍川,前后在这儿待了七八年,颍川在他手里越发展越好。汉宣帝又一次下诏嘉奖表彰了他。事实反复证明,黄霸确实是管理地方事务的一把好手。然而一进京城,一入中枢,他就懵了,动辄得咎,干啥啥不对。因为在河南郡太守丞任上的好名声,汉宣帝即位,召黄霸入朝,任职司法部,不久又调到丞相府秘书长的高位。这天相府召开高层会议,长信宫少府夏侯胜公然非议皇上的诏书,犯了大不敬罪,其他人都赶紧通过不同渠道向上反映了这事,表明了态度,唯独黄霸,迟钝地回家跟没事人一样。这下坏了,做梦都没想到,他因包庇罪与夏侯胜一同接受廷尉审讯,以死罪暂时关进大牢。官职自然全被撤免了,平白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三年。后来因为夏侯胜的东山再起,才有了上文的黄霸就职扬州刺史和颍川太守,又因为他治理颍川的全国第一,才得以再次进京。宣帝安排黄霸试任京兆尹,秩二千石。二进宫,黄霸又手来脚不来了。不久就惹出两个麻烦。一是他未经上报朝廷批准,征调民工修筑驰道,犯了程序错误,第二件是他擅自调用守卫京师的骑兵去北边,结果造成马少士多,被人状告其因个人原因导致军需失配,严重影响卫戍部队战备。两错并罚,宣帝一纸诏命,你还是回颍川做你的地方官吧,不过待遇由二千石降为八百石。黄霸可是够能折腾天子的,上文讲过,几年间他把颍川打理得风调雨顺,吏民和谐,全国惊艳,皇帝都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了,看来这黄霸是个人材呀,于是再下谕旨,“征黄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位居太子太傅,官则更高,成了三公之一,主持全国监察工作。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黄霸一跃而居人臣之极,取代丙吉坐上了大汉的相位。三度入朝,麻烦大了。这时的京兆尹张敞,是个能人,不尿黄霸,伺机要阴黄霸一下。张敞家养着几只鶡雀,有时会飞到丞相府的房顶上,被黄霸看见了,他以为是什么“神雀”,昭示着圣朝的祥瑞之气,忙不迭地便与部下们商议上奏皇帝以取上悦。张敞得到消息,立马在宣帝那儿奏了黄霸一本。张敞先加油添醋地讲,连小老百姓都认识那就是只普通的鸟儿,丞相却大惊小怪,称之为皇天降下“神雀”,当即提议要上奏圣上,在场的大小官员都忍不住暗中耻笑,只因事后有人及时提醒,丞相才罢了蒙骗皇上的念头。黄霸身为当朝宰辅,张冠李戴,缺乏常识,又急于邀功请赏,如此上行下效,必弄虚作假成风,贻害无穷啊!宣帝被张敞给说转了,当下召集各地来京述职的长吏守丞,传阅了张敞的奏疏。虽然没公开批评黄霸,可天子用行动让他羞得无地自容。黄霸坐镇中枢,老想表现,不表现倒罢,一表现就弄砸了。乐陵侯史高身份特殊,他是宣帝刘询的祖父刘据宠妃史良娣的侄子,其父史恭对刘询有抚育之恩,因此格外受宣帝贵宠,贴身陪伴,任职侍中。黄霸的本意是好的,想给皇上的近侍贵戚再弄个有实权的位子,他面奏皇帝,建议史高担任太尉,掌握全国军权。宣帝看完奏书,立即着人召黄霸来见,龙颜愠怒,厉声质问:太尉一职废除已久,你不晓得吗?!军权归属相府,旨在偃武兴文,这你不明白吗?!再者,你丞相的工作重心是宣明教化、决狱除盗,“将相之官,朕之任焉”,军中将相的安排是我皇上的事,“君何越职而举之?”用得着你越职举荐?!这一通,黄霸脸都吓白了,连忙摘下头上的官帽,只管一个劲向皇上谢罪。战战兢兢了好些天,皇上倒是没有进一步处罚黄霸,可自此之后,不管对的错的,他一句也不敢再向皇上进言了。黄霸这大汉丞相当的,闹心啊!一直觉都睡不安稳。硬着头皮艰难撑持了三四年,前年,黄霸郁闷而逝。史家还算公正,总结黄霸的为人为官:“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吉)、魏(相)、于定国,功名损于治郡。”“然自汉兴,言治吏民,以霸为首。”才能主要是善治地方,至于朝中总管全盘协调则不行;但不管怎么说,自大汉开国以来,论造福一方,这位还是该坐头把交椅。黄霸若泉下有知,恐怕悔断肝肠。早知如此,咱何不安心做个地方官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