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专访郑贤德

七十周年院庆??口述历史

人物简介

郑贤德教授

自年以来长期从事制冷空调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制冷专业的教材建设及制冷装置的研究方面作了一定的开创性工作。

郑贤德教授在教材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曾与李文林教授等一起翻译了俄文教材《小型制冷机》;主编教材有《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制冷原理与装置》(华泽钊、林秀诚主审)等,主审教材有《热泵原理与应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制冷压缩机》、“十二五”规划教材《制冷压缩机》(郑贤德、何国庚主审)、《冷冻干燥技术》(陈畴、郑贤德主审)等,并作为编委之一参与了《中国制冷史》的编写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我校七十周年校庆以及能源学院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能源学院的郑贤德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专业从一片空白到欣欣向荣的故事。

初见郑教授,老人家虽已步入耄耋,却依旧精神矍铄。郑教授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过去的文件和资料,我们也有幸能够窥及老一辈“开荒者”们的风采。

郑教授以母校西安交通大学为起点,向我们讲述了华科制冷白手起家的那段故事。

01

初入制冷

郑教授于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专业,西交大是全国第一所建立制冷专业的高校,他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届制冷专业的学生。提及此处,郑教授还为当年选择了制冷这一领域感到高兴,回忆起当年在开学典礼上学校邀请的苏联专家所讲的一句话:“要是让我这辈子再选一次专业的话,我肯定选制冷。”“这句话对我这辈子的影响最深。”郑教授如是说。

02

结缘华科

郑教授从西交大毕业后,于年分配到武汉机械学院(年并入华中工学院)担任制冷专业老师,该校培养了五届制冷与压缩专业的毕业生,武汉机械学院也就成为了全国第二所拥有制冷专业的学校。从此,郑教授就与制冷压缩教研室的其他教师共同担任起培养制冷专业学生的任务,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制冷专业。

武汉机械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是当年从师资班和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中专生中选拔而出,对制造工艺的知识掌握比较丰富,而郑教授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于是教授和学生们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教授笑道:“当时遇到制造工艺方面的问题我有时候也问学生,不耻下问嘛。”第一届学生前往上海第一冷冻机厂和大连冷冻机厂实习时,厂里的工人评价他们的操作比其他高校的学生熟练。

如今,武汉机械学院这些学生中有不少都成为了华中大最优秀的一批校友之一,有的成为了专业的教授教书育人,有的成为公司的董事,并为动力楼的建造捐款捐物,他们如今都成为了华中大的骄傲。

动力系冷压63级毕业五十周年纪念

03

教学困境

谈及在武汉机械学院作为老师讲课的日子,郑教授感慨,“刚刚大学毕业就挑起了教书育人的担子,当时资格又浅,经验不足。”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制冷相关教材严重匮乏,主要是来自前苏联的俄文教材。郑教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就持续学习俄文等外语并进行一些翻译。

俄文教材《小型制冷机》译本

04

追忆师风

对于当年教书的日子,郑教授感慨不已,说起当时华科对于老师的严格要求:“老师给学生上课,不允许随便调课换课。当时有的时候有事要出差,为了准时给学生上课,有的时候出差要赶早班机回学校上课,但是出差回来又没办法带讲义,所以得让学生帮我把讲义带到教室去,然后我一下飞机就赶到教室。”当时时间紧,制冷专业又缺人,所以只能这样。

郑教授又谈到当年华科对于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当时郑教授在西交的一位同学林秀诚,是西安交大制冷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华中工学院就以非常迅捷的速度发出了相关的调令,将其从北京调任到学校当老师,后来还让他担任了制冷教研室的主任,郑教授则是副主任。就是在这种互帮互助,团结齐心的氛围下,制冷专业在华科开始蓬勃发展。

05

制冷设备厂与华科制冷

郑教授跟我们分享了当年华科的制冷情况,说起了华科的制冷设备厂,提及如今设备厂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已被取消,教授深感可惜,“当时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设备厂,连同制冷实验室帮助了学生学习制冷的基本实践知识。”华科制冷专业的发展与这所制冷设备厂可谓是密不可分。

说起第一次开展科研项目“小型太阳能装置”,郑教授回忆道:当时是70年代,那个时候能源危机,武汉太热,湖北省科委下达了太阳能制冷的装置的课题,热工的老师负责集热器的部分,我负责制冷的部分。科研经费是3万元,项目通过了湖北省科委的鉴定,但要民用就太过昂贵了。”

除此以外,其他的几个主要项目也都在此制冷设备厂开展,相关项目的顺利完成,也少不了制冷实验室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

制冷设备厂部分科研项目

#1

20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研制了冲天炉冷冻除湿装置,该装置除湿效率高,能达到控制送风湿度以及稳定铁水质量的效果,属国内首创,相关项目于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

80年代,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决定筹建一座车辆静置热工试验室(内部尺寸32m×7m×6m),要求室内空气温度于-50℃至60℃可调,最终采用了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其制冷机组为我国第一套国产大型复叠式低温制冷机组。华中科技大学则承担了该项目中的大型空气冷却器的设计制造任务,并参与了机组的运行调试工作。

#2

#3

年,华中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可放置在日光下、由微机程控植物生长箱,从而满足了植物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植物抗病性鉴定等基础理论实验研究需要,课题组成员有郑贤德、林秀诚、陈诒春、何国庚和制冷设备厂高若衡等。该项目于年1月由湖北省科委主持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同时,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专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武汉冷冻机厂、武汉肉联厂万吨冷库以及武汉商业机械厂的密切支持和关怀,相关单位也免费为每一届制冷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生产实习的机会。

华科冷冻干燥技术发展

提起华科的制冷,就不得不提及华科的专业特色之一——冷冻干燥。同时,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在《中国制冷史》一书中也有所体现。

该书由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潘秋生主编,是一本较全面反映制冷科学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历史的书籍,郑贤德教授则作为编委之一。该书的编委会也对华中科技大学及提供资料的王惠龄、林秀诚、赵鹤皋、舒水明等教授表示鸣谢。

1

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和湖北兽医生物药品厂共同研制一台DLGJ型大型冻干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能在冻干箱内进行自动加塞的冻干机。

2

年,又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了一台ZLG-5型冻干机,该机自动加塞和蝶阀动作共享一套液压系统,采用MOS集成电路组成的矩阵式顺序控制器,实现了对整个冻干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

3

年,华中科技大学利用R12/R13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用单级压缩实现-65℃的低温并应用于小型冻干机。

4

80年代后期,国内加强了食品冻干工艺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首先进行了大蒜冻干的实验研究。

5

年,由华中科技大学承担并与浙江真空设备厂协作进行研制的工业用真空冷冻干燥机通过了部级鉴定。该项目曾被机电部列入年工业技术发展项目,用以加快我国冻干技术的发展。

6

年,广州长城制冷设备厂与华中科技大学协作,研制开发SZGD型大型食品冷冻干燥设备,适合加工蔬菜、肉类、水产品、调料及保健品,这些产品的开发,开辟了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的国际市场。

7

年,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厂与日本共和真空株式会社进行技术协作,研制了2台m2大型食品冷冻干燥机,而华中科技大学的林秀诚、赵鹤皋、郑贤德教授则作为冷冻干燥设备研发的技术顾问。

此外,在高等教育方面,年华中科技大学开始招收攻读冷冻干燥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外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王盛卫教授就是当年由制冷教研室陈志远、林秀诚、郑贤德三位老师培养的冷冻干燥课题组的研究生。

年,程尚模教授开始招收攻读冷冻干燥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年发表了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研究的博士论文。随后上海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也相继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编著出版了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冷冻干燥技术》一书,在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冻干课程等。在教学期间,郑教授曾担任过华中工学院动力工程系制冷班主任。在采访交流过程中,郑教授表示,他为能够给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专业培养出如喻子达、王盛卫等优秀学子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制冷毕业三十周年纪念

在学术交流方面,年中德(双边)冷冻干燥技术交流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同时,第四届到第十三届的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由中国制冷学会小型制冷机低温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华中科技大学承担了会议筹备、论文征集、编审印刷等工作,每次会议都得到了中国制冷学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浦东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资助。

华中科技大学

冷冻干燥技术课题组成员:

林秀诚、赵鹤皋、

郑贤德、何国庚教授等

年,郑教授出国参加国际交流会时,时任讲师的他便作为了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会议。

年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成立了高等工业学校机电、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44个专业),其中“压缩机、低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程迺晋教授任主任委员,华中工学院郑贤德教授和杨乐之教授等人任委员。

此外,郑教授曾担任过青岛海尔集团空调器厂以及广东容声冰箱厂的技术顾问,并曾作为海尔集团的代表出席年于北京召开的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

年,郑教授荣获了中国制冷专业的夏安世教育基金会的“杰出教授奖”。

在一代代以郑教授为代表的前辈的努力之下,华科的制冷专业学科评估始终保持在A级的评分。

06

关切与嘱托

在与郑教授接触的过程中,他始终对我们充满关怀。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不仅为我们分享了当年的科研资料,还耐心为身为大一的我们讲述科研前期该准备什么,科研中途每一步需要做什么,甚至详细到每一笔科研资金要使用在哪里以及项目的最后还需要特别注意审核的地方,让我们在采访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作为老师他一直保持着身为教师职业习惯,郑教授说:“我之所以讲这个,是怕你们后面的听不懂,我先铺垫一下”他不怕学生听不懂,而是怕自己说的不够详实。

对于制冷专业的夏安世奖学金他也一再强调,希望我们宣传出去让有能力的同学去争取,而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个奖项而错过。

依稀记得在采访的路上郑教授遇到了认识的老师并互相寒暄,当得知我们的学生身份时,那名老师笑着说道“这可是个好老师啊!”,我们深以为然。

回顾郑教授走过的路,我们既感受到了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在很多未知领域下的拼搏冲劲,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沉淀在他身上的坚韧与稳重。郑教授他从刚毕业还未有太多经验到中途克服各种困难付出努力当上讲师的位置,一切都从未知开始,一点点书写自己的人生;能源学院亦然,多少年风风雨雨,从动力系变成了如今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是如此,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科技大学,其间经历无数挑战与机遇,历经沧桑,终创辉煌。

|夏安世教授奖学金介绍|

■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制冷学会和上海市冷冻空调机械工业协会联合发起,并由汪道涵同志亲笔题词的“夏安世教授教育基金会”成立于年4月8日,基金会旨在发展我国制冷空调事业、培养制冷空调人才,以缅怀中国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创始人夏安世教授。

■基金会得到了制冷行业以及制冷专家们的大力支持,所设立的夏安世教授奖学金已成为奖励我国制冷空调专业最优秀学生的专项奖学金,它面向我国制冷空调领域中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知名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每年有一名本科生推荐资格,而研究生与教授奖项的人选则由来自各校的优秀师生竞争产生,希望满足条件的老师同学们可以积极报名争取!

七十年风雨兼程

七十年砥砺奋进

愿我们的华中大继续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能动奋进七十载,双碳赋能新时代

七秩春秋,总有那么一段记忆萦绕心头

欢迎广大校友、老师踊跃投稿

提供“我与能源学院的故事”

开启一段记忆之旅!

口述历史征集邮箱:ephuster

hust.edu.cn

采访:谢瑞滨、徐诗雨、胡慧坤

文字:谢瑞滨、徐诗雨、田家乐、胡邹伟、胡慧坤

封面:马瑞

编辑:张昱鑫、胡慧坤

责编:胡慧坤

审核:孙春辉、孙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9.html